加快完善黄冈现代旅游业体系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4-06-11 19:44   

李青松

现代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血脉,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与平台。黄冈要加快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湖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强市和武汉都市圈旅游名城,推动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黄冈现代旅游业体系(图1)

  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资源富集的旅游大市,黄冈现有1座世界地质公园,1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5座国家森林公园,9座国家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个中国传统村落,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景区21个),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6个湖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1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荆楚文旅名县,4个湖北省旅游强县,6个湖北省旅游名镇,17个湖北省旅游名村,2个湖北省旅游名街,2个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8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化旅游资源独步武汉城市圈,可谓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优势十分明显。

加快完善黄冈现代旅游业体系(图2)

  “十四五”以来,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黄冈要综合考虑山脉、水脉、路脉、文脉、城脉、人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实施“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发展布局,大力度发展旅游产业,大手笔打造旅游项目,大气力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构建旅游空间新格局。坚持突出主城、主题、主线,加快黄州东坡文化旅游区、麻城龟峰山、红安黄麻起义纪念园、黄梅非遗文化旅游区等5A景区创建工作,通过强IP驱动,打造全球东坡文化第一高地,叫响大别山世界地质奇观品牌,发挥红色旅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用,提升黄冈旅游品牌形象。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将更多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坚持创新驱动、优质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提供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更多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沉浸式旅游项目和数字化体验产品。推进“旅游+”和“+旅游”,实现旅游与文化、生态、科技、农业、教育、体育、康养等领域相加相融,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擦亮李时珍医药文化名片。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开发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黄冈文化和旅游资源遍布城乡、得天独厚,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现有高等级旅游公路800多公里,乡村旅游公路3万多公里,旅客集散中心9个,星级旅游饭店39家,农家乐5000多家,地标优品馆2000多家,文化和旅游综合设施3000多个。特别是全长468.5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横贯全市红色遗迹、绿色生态、非遗文化三大旅游片区,把沿途7个县市、23个乡镇、38个主要景区串珠成链,成为黄冈旅游发展的主坐标。

加快完善黄冈现代旅游业体系(图3)

  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要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实用便捷、富有特色的旅游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公交干线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和旅游景区客运索道建设,健全重点旅游景区交通集散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科学规划黄冈主城区和各县市区、旅游景区停车场,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厕所。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等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旅游业赋予新动能,旅游业呈现业态创新、跨界融合、内容活化、文化创意驱动下的产品设计等新态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旅游,成为当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建好、管好、用好黄冈文旅云和黄冈智慧旅游管理平台,通过对全市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重点文保单位、文化市场等资源信息的整合,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展示、旅游预约、流量监控、总体调度、市场监测、安全预警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便利度和安全性。

加快完善黄冈现代旅游业体系(图4)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方式。“景区是船,营销是帆。”要不断创新旅游宣传推广,完善旅游开放合作体系,以“共举一面旗”“合建一个园”“同唱一台戏”为主题,加强与河南信阳、安徽六安、安庆的合作,互推旅游资源、共办旅游活动、开展文化互动,建设大别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唱响“大美黄冈,此心安处”主旋律。

  与此同时,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支点,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年休假办法,扩大假日、夜间、线上、淡季和二次旅游消费,拓展旅游消费领域,推动旅游消费提质扩容。

  完善旅游监管治理体系

  旅游是一种集知识密集型、综合性、延展性、载体性于一体的特殊产业形态,在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完善黄冈现代旅游业体系(图5)

  黄冈现有注册旅行社107家,文化和旅游企业近万家,其中规上文旅企业67家,持证导游785人,202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6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9亿元。要充分认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管的旅游发展格局和市、县主抓、上下联动的旅游发展合力。按照财政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要求,落实支持旅游发展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探索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新的供地方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依法依规发展旅游业。建立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加强旅游产业统计监测和科学分析,及时为旅游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健全旅游法规制度体系,培育旅游行业组织,推动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强旅游安全风险提示,强化旅游市场安全综合治理,确保交通、消防、卫生等重点环节安全和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大力推进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深入实施“荆楚旅游人才”“荆楚旅游英才”培训、培养计划,充分利用黄冈师范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平台,培养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人才。(李青松系湖北省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图/方华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huawen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