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吕红桥 孙涛 王晶 陈锐海 实习记者张彦茜)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提出了不少实招、硬招。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哪些变化?《失衡的家政服务》第三篇:供需失衡如何破解?
老师:“上节课我们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了学习,大家还记不记得老年人有哪些特点?”
学生:“记得。”
北京市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内,一堂有关老年服务的课程正在进行。
学生们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学习老年人生活照护、老年心理学等30多门课程,才能走出校门,从事家政行业。近年来,全国大专院校每年能够培养出的专业家政服务人员,大概只有2000名。面对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完全由学校供给人才,显然杯水车薪。
因此,除了大专院校,各地也纷纷推动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多年来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00多万人。但是商务部服贸司副巡视员王惠英认为,解决家政供需失衡问题,更多还是要靠市场主体本身。王惠英说:“企业最贴近市场,能够找到资源,将合适的劳动力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
上海某大型家政公司,以往来应聘家政服务人员,只要填个表,就等着“包分配”了,现在不行了,得先学点专业知识。
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坦言:“养老护理、育婴师、母婴护理,还有家政管家之类的,都有培训。培训十天左右,有的是一个月、两个月。”
国家发改委等17部委最新印发的《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明确了18项重点工作,其中,多项任务都涉及家政服务企业,比如引导家政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家政服务知名品牌建设,推进家政企业和社区对接等。记者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型家政公司和专业家政公司,都开始把培训作为家政服务人员的“必修课”。这样的培训虽然是“速成”,但在南京等地,一些企业不断细化培训项目,渐渐形成了服务标准。在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郝福庆口中,这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不过,有充足而又专业的从业人员还不行。家政服务行业目前信息不对称,除了少数供需对接靠熟人介绍,多数雇主去中介找人还是靠“碰运气”,找到谁就是谁,不满意只有再换下一个。如何破解这个问题?58同城生活服务事业群市场总监钟宜男认为,互联网平台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网上信息可以综合呈现并且比对,实现“口碑效应”。
钟宜男表示:“通过机器人的学习,可以看到从业人员的特点,把技能、能力抓取出来。比方说差评,差在哪几点。所以我们就可以建立这样的行业规范,去约束商家。”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正着手建设全国家政服务信用档案数据库,对家政服务人员和企业的信用进行记录。接下来,行业的透明度会进一步提升。
在加强约束的同时,福州等地目前已经有多家家政公司开始探索实行“员工制”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目前在日本等国家运行成熟,特点是家政服务员成了正式工种,可以“像白领一样赚钱,像职员一样体面”,服务自然会尽心尽责。郝福庆说,不管今后是不是都要实行“员工制”,对家政服务业的合同管理都是必须的。
郝福庆指出,合同管理就是强调明确清单,明确服务要求,明确三方面的权利义务,这样解决好“三不清”的难题。“三不清”就是“阿姨技能说不清、雇主需求说不清、家政公司两边都不清”。
除了合同管理,也有一些地方,开始跳出这个圈子,尝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解决问题。
在广西玉林,阳光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会向社工询问养老服务情况。这是当地探索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由协会募集资金,招募志愿者和专业人士,提供照看、护理等服务,协会定期向志愿者了解情况,进行监督,这破除了雇佣矛盾。不过,由于当前协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社会捐款,这种模式如何持续运行还有待观察。首都经贸大学劳动关系学院院长冯喜良认为,对于微利甚至非营利的家政服务新模式,政府要有所推动。“政府层面推一把,把管理机制逐渐建立起来,在它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一些鼓励政策”,冯喜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