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记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宾阳 贾正    发布时间:2025-09-16 08:13   

八月的宁夏,天苍苍,野茫茫。旁边轻轻吹来的风,带着某种历史的味道,清凉舒爽而又厚重深邃。

在吴忠,早茶声名远播。与广式早茶不同,吴忠早茶透着西北人的豪爽与实在。一壶八宝茶,里面有茶叶、冰糖、红枣、枸杞、桂圆、芝麻、苹果干和葡萄干,甜香醇厚。配以酥脆的馓子、油香,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以及各式面点。陪同采风的当地文化学者马老师说,“在吴忠,吃早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吃就是两三个小时,谈生意、会朋友、家庭聚会都在早茶桌上完成。”

宁夏行记(图1)

沙坡头景区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历史上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字一顿,一锤一声,皆裂石崩云,激烈磅礴,浩气冲天。

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汉、回、蒙、满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也是历朝历代的移民地区,造就了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贺兰山脉历来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

宁夏行记(图2)

西夏陵里的3号陵

贺兰山东麓,西夏陵刚刚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我们从银川出发,不一会,远远便看见那些金字塔状的土筑陵台屹立于天地之间,像是被时光遗忘的巨人。站在三号陵前,我们凝视着这座历经近千年风雨依然巍然耸立的建筑。陵台虽已残破,但那份王者的气势犹存。讲解员告诉我们,西夏陵有着“东方金字塔”之称,但其建筑形制又完全不同于中原陵墓,这种独特而交融的风格,不仅是西夏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正是宁夏历史上多元文化交汇共生的生动缩影。

宁夏行记(图3)

沙坡头景区

贺兰山岩画让我们见证另一种古老的文化记忆。在嶙峋的山石上,先民们凿刻着他们的生活与信仰:奔跑的岩羊、狩猎的场面、太阳神图腾、神秘的人面像……最令我震撼的是一幅群舞图,十几个小人手拉手起舞,动作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数千年前的欢歌。

黄河岸边,风光如画。宁夏在母亲河的“偏爱”下,成为了风光秀美、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黄河宿集坐落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毗邻沙坡头,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独特景区。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这里以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黄河宿集巧妙地将现代设计与传统西北民居风格相结合,土坯墙、麦草屋顶与现代落地窗、无边泳池形成有趣对话,令人叫绝。夜幕降临时,抬头是璀璨的银河,远处传来黄河水声,这种体验奇妙至极。

宁夏行记(图4)

沙坡头景区

沙坡头旅游景区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体,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腾格里沙漠就在黄河边上,相映成趣。

如今,这里成了“星星的故乡”,是游客欣赏星空的圣地。腾格里沙漠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涵盖荒漠、草地、林地、农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沙坡头景区的旅游产品也因此丰富多样。我们滑沙而下至黄河边,乘坐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筏子随波逐流,水花溅起处凉意沁人。撑筏的老乡唱起了民歌:“黄河水,长又长,哥哥撑筏走四方……”歌声粗犷而深情,与黄河水声交融在一起。(宾阳 摄)

(责任编辑:钧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