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图书馆“XIN空间”阅读推广活动走进北工大

——孙冬虎研究员带领师生探寻北京冷门风物中的文化密码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5-11-01 09:37   

10月30日,由首都图书馆主办、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协办的“寻访北京冷门风物”文化讲座在北京工业大学南庭书房举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二级研究员孙冬虎以“大觉寺辽代遗珍、琉璃渠工艺传承、大高玄殿皇家秘踪”为线索,带领80名师生探索隐藏在北京城的历史遗迹,解码冷门风物背后的城市文脉与文化价值。

首都图书馆“XIN空间”阅读推广活动走进北工大(图1)

讲座围绕“冷门风物中的北京文脉”,通过阳台山大觉寺:辽代文化的“活化石”;琉璃渠与琉璃厂:700年工艺的传承与迁徙;大高玄殿:明清皇家的“祈天秘殿”三个维度展开深度解读。

讲座中,孙冬虎研究员从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北侧的辽道宗咸雍四年石碑切入,揭示契丹文化与汉地传统的交融密码,并通过对比明代三世佛造像与“无去来处”匾额的书法风格,展现大觉寺作为“辽代佛教遗址”与“明清皇家寺院”的双重文化身份。从宣南琉璃厂到门头沟琉璃渠,孙冬虎研究员梳理了北京琉璃工艺的“城市记忆”。“琉璃渠村的三官阁过街楼、关帝庙,至今保留着明代琉璃烧造的龙纹瓦当,这正是宣南琉璃厂技艺西迁的活见证。”,通过《北平特别市区域略图》与当代卫星影像的对比,展现琉璃文化从“宫廷御用”到“民间传承”的演变轨迹。针对景山西侧鲜为人知的大高玄殿,孙冬虎研究员引用《明世宗实录》《清圣祖实录》等史料,揭秘其作为“皇家道教祭祀中心”的功能。他特别提到殿内保存的明代铜铸神像与清代彩绘壁画,指出其“将道教宇宙观与皇权象征融为一体”的独特价值,提出冷门遗迹抢救性研究的紧迫性。

首都图书馆“XIN空间”阅读推广活动走进北工大(图2)

此次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北京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机会,更推动了“冷门文化遗迹”保护意识的普及。正如孙冬虎研究员在结语中所说:“北京的伟大,不仅在于故宫、长城这些‘显性地标’,更在于那些藏在街巷、山野中的‘隐性遗产’——它们是城市的记忆密码,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守护。”

(责任编辑:龙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