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绵延400多公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在山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由晋北一路向南,串联起了沿途的壮阔山川和乡野山村。其中,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串联起晋城市的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入选了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
釜山民宿 曾月拍摄
行驶在公路上,太行之秀丽一览无余。
陵川县锡崖沟村对于“路”有着最为独特且深刻的记忆。“因地势险恶,沟人多自给自足,自生自灭。”正如旧县志记载,在历史上,壁立千仞的地势,让锡崖沟人祖祖辈辈困于山中。
为了走出去,20世纪60年代开始,锡崖沟人开始了漫漫30年的筑路史。从“驴道”到“狼道”再到“羊窑”直至能通汽车的公路,锡崖沟人凭着不服输的“杠劲”,用锤子、钢钎在悬崖峭壁上硬是开凿出一条长达7.5公里的挂壁公路。
这条路曾是村里人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如今已是“愚公之村”锡崖沟村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透过挂壁公路一侧一个个“崖眼眼”,俯瞰“太行水镇”锡崖沟,一幅江南水乡图景映入眼帘。
如今的锡崖沟 曾月拍摄
锡崖沟村与王莽岭景区交界,东与河南省辉县市接壤,境内群峰林立、峡谷纵横,风光秀美,是天然的清凉氧吧。依托资源禀赋,当地打造的挂壁公路体验之旅、民宿度假之旅、峡谷观光之旅等丰富的主题旅游体验,成了游客避暑度假的热门选择。
走进太行锡崖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避暑度假、四季康养、户外运动、原址体验、主题研学、住宿餐饮、会议团建等功能集于一体。同时,当地推出悬崖水镇、太行一号公路自驾、南太行生态徒步、高品质民宿集群等旅游度假项目,建成锡崖沟精神展厅、乡村书屋、地质博物馆和非遗展馆等公共文化产品,创造性建设挂壁奇迹研学探索、悬崖酒店、山泉药浴等特色度假产品。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 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随着文旅康养产品不断推出,锡崖沟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通过企村、企户合作,锡崖沟和周边村民的收入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实现了“开门见山”到“就地生财”的蝶变。
来到紧邻锡崖沟的王莽岭景区,这里位于太行山南端主峰部位,自然风光雄奇险秀,因西汉王莽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王莽岭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太行至尊”“清凉胜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之美誉。
“随着河北、河南等地高温持续,入晋避暑康养的游客大增,我们景区内的民宿已是一房难求。”王莽岭景区品牌运营负责人说。
据了解,聚焦王莽岭“双创”攻坚,当地打造卧龙场商业街、两条索道、锡崖沟康养民宿群等20个项目,建成“山上观光、山下度假”的复合型目的地。深度挖掘王莽文化、锡崖沟挂壁公路精神等内涵,建成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地标。
树理小镇 曾月拍摄
穿行晋城,红、黄、蓝相间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若一道彩虹,一幅路畅、景美、业兴、人和的“太行山居图”徐徐展开。
“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赵树理笔下的碧水长流,沁人心扉。在沁水县嘉峰镇,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故乡尉迟村抢抓“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和“东方古堡示范廊带”建设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发展成具有文学情怀、乡土民俗、时代记忆的美丽乡村。
这几年,当地持续突出树理文化和地域特色,将美丽乡村所具有的山水风光、古建古居、人文历史等优势升级开发,建成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文旅类特色小镇——赵树理特色小镇。
赵树理特色小镇项目以尉迟村为主阵地,着力打造“遇见沁河、笔耕砚田、时光树理、沁韵花海”四大文旅产业区。目前,树理书斋、树理故居、灵泉湖、树理文化产业园(花海区)等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集高端民宿、书斋、文创、小剧场、作家小院、灯光演绎、亲子游乐等业态于一体,实现了“近者悦,远者来”。
据了解,以特色小镇为基,尉迟村积极构建以市场运营为导向的建设投资机制,招募各项业态的专业化运营团队,吸引“树理创客”20多人,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00余个,间接就业500余人,日均吸引游客1000余人,大大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王莽岭景区 王兰福供图
太行山区因山而美、因路而兴。走进晋城市下辖高平市西北部的釜山村,依山傍水,文旅资源深厚。近几年来,高平市以釜山为中心,成立村企联合党总支,实行六村联建,打造釜山精品康养片区,以慢行旅游环线串联起周边回沟、贾村、高良、芦家峪、李家河五村资源,形成“一心一环一圆六区”的布局,建立“国企+村委+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先后打造了泫水湖休闲娱乐区、釜山书院、农业智慧科技园等多个特色康养景点。如今,在园区内沿栈道环湖而行,穿越古街,采摘蔬果,悠闲又惬意。
锡崖沟挂壁公路的坚韧记忆、赵树理特色小镇的文学芬芳、釜山康养片区的田园诗意……太行沿线,一步一景;因地制宜,村村不同。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看晋城,看到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是一曲实干创新奏响的发展凯歌。如今,这条路还在延伸,晋城的文旅故事还在继续,等待着更多游客前来探寻、品味、铭记。(文/郭志清 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