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老年文化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百城千人•乐龄健康”文化艺术公益展演活动在京启动。
根据《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我国提前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要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的有机衔接,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特别是要丰富老年人的文体休闲生活,扩大老年文化服务的供给范围,支持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养老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银发经济繁荣,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大力发展面向老年群体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多元化内容产业,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的交流展示,同时,也要组织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活动,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俊虎在致辞中表示:“正是基于国家老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精心策划并推出了‘百城千人·乐享健康’文化艺术公益展演活动。该活动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精心挑选全国范围内的100座城市,以这些城市为舞台,开展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我们旨在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不仅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主任委员曹锦扬认为,老年文化活动中,广场舞的人群比例较高。近几年,通过国家公共文化的原创作品输出,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推出上千部适老广场舞作品,在城市、乡村,受到老年文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文化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杰,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本次活动特点,一是文化搭台。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100个城市开展老年文化艺术公益展演。参与节目类型包括舞蹈,合唱,朗诵,武术等。二是公益助力。活动邀请爱心企业、公益人士,关注老年群体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三是经济唱戏。挑选出一批适老化的产品,融合适老科技人工Vl技术,提供适配老年人的产品供应链,促进“银发经济”的活力。
来自全国30个城市的广场舞协会会长,青海、新疆、云南等民族地区代表和首都媒体记者近百人参加了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