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赋能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魏颖    发布时间:2023-12-13 11:22   

 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赋能美好生活(图1)香山革命纪念馆

 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赋能美好生活(图2)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赋能美好生活(图3)圆明灵境—圆明园全真沉浸VR体验馆

 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赋能美好生活(图4)圆明园博物馆

 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 赋能美好生活(图5)颐和园博物馆

近期,圆明园博物馆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正式揭牌成立,为海淀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扩大版图,再添新标志,也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自2020年北京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概念和目标后,海淀区立足“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构建海淀三山五园博物馆群,活化文化遗产,赋能美好生活,同时助力北京建成博物馆之城。

海淀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博物馆群

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具有大型博物馆数量多、等级高、底蕴深厚的优势,而海淀区的博物馆数量、密度、布局、办馆水平又是北京各区中的佼佼者。

在海淀这片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土地上,拥有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和卧佛寺、大觉寺、碧云寺等风景名胜,可谓“集天下胜景于一地,汇古建绝艺于京华”,造就了天然的历史文化遗产藏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百年名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整合“进京赶考之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重点开发“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将静止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文化核心生产力。海淀丰厚的人文历史、高端院校、革命旧址以及自然景观是各类博物馆生长的优质土壤。

目前海淀区内拥有28家已备案博物馆以及两家“类博物馆”,博物馆的类型丰富多样,尤其以皇家园林为基础设立的博物馆、大型行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为主要构成,成为该区域的显著特色。其中有圆明园博物馆、颐和园博物馆等社会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综合类军事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国家科技系统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综合性艺术博物馆;海淀区博物馆等综合博物馆等。

从历史类到艺术类、科技类,再到综合类,海淀区星罗棋布的博物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率先建成博物馆群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山五园博物馆群注入海淀科技基因

当前海淀区正在大力建设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山五园博物馆群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博物馆群建设中,海淀不断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坚持科学保护、深入研究、创新利用,并以海淀区鲜明的“科技基因”为三山五园博物馆群赋能。通过挖掘特有的科技、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海淀区推动“文旅+科技”融合,充分发挥出海淀的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

在圆明园博物馆挂牌前,圆明园就在数字世界里“重生”,利用VR、AR、MR、4D等多种数字技术打造了沉浸式交互体验项目。拾光买卖街《千机圆明》全景沉浸式飞行体验空间、圆明灵境—圆明园全真沉浸VR体验馆、三园交界720穿越飞船等体验场馆、“西洋楼数字化实境+虚拟展示”,让游客在光影的艺术中全新感受“科技+文化”的艺术魅力。

同时,2021年挂牌成立的颐和园博物馆也通过云观展、3D立体式导览系统、线上直播观展以及“颐和讲堂”等讲述了颐和园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和文化,让观众感受科技、文旅、数字、艺术融合的新体验,展现海淀文旅的新潮流、新趋势、新发展,感受数字科技赋能文旅的新魅力。

据了解,海淀公园内正在建设中的三山五园艺术中心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对外开放。项目建成后将长期推出三山五园数字展,通过最前沿的科技手段沉浸式展示三山五园的盛时全景和文化内涵。项目还将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互融共通,打造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前沿发布、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新地标。

随着海淀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建设不断推进,新创意、新方法、新科技的广泛运用也为文物保护利用探索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三山五园之外,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连接美好生活

海淀三山五园博物馆群助力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打造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加强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两点最受期待。因此,博物馆也愈加重视自身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尤其是提高精神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一位从业20多年的博物馆资深讲解员表示,现在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讲解员面对不同群体,如青少年、留学生等,讲解的重点和方式需不同。同时也要尝试一些新的讲解方式,如穿上汉服或采用一些戏剧化的讲解方式等,让观众在博物馆获得全新的文化体验和幸福感。

博物馆之城建设为市民带来强烈的“文化聚合力”,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特殊的“文化辐射力”,为城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带来重要的“文化驱动力”。可以预见,博物馆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赋能美好生活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当前北京地区拥有217家备案博物馆,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广布局的博物馆体系和纵横有序、经纬交织的博物馆布局。博物馆服务也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活动,鼓励和支持市民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提高市民对城市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了解、热爱和欣赏,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对文化事业的热爱,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聚焦海淀,现在三山五园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有机交融已经形成,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又将为海淀打造一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亮丽“金名片”。未来,随着一个个新馆开放,一场场新展亮相,人们在感受海淀科技创新核心区的同时将能够感受海淀更多的历史文化魅力。(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魏颖)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