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荐读 - 春天的序曲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3-08-31 14:00   

美文荐读 - 春天的序曲(图1)

作者|李青松\张耕夫

教育是一项面对未来的事业,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的主动权。

——作者题记

1991年10月19日,黄州市第一中学的历史上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云淡秋高,艳阳普照。坐落在大别山南麓、扬子江北岸的湖北省黄州市第一中学,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雄伟壮阔的校门外,普济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古镇团风——黄州市第一中学所在地的这座滨江小镇,呈现出往日少有的热闹与繁华的景象。

上午8时许,胸佩“校友证”的人们开始陆续步入校门,欢迎的乐曲声响彻校园。100多名少男少女手持鲜花,列队向校友们致意,欢迎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报社、电视台记者和各地来宾的长枪短炮,纷纷摄下这激动人心的镜头。

校友当中,有的双鬓雪染,但步履矫健;有的青丝黑发,精神更见风姿。他们当中,有军政要员,有科技精英,有体坛名将,有文艺新星,有劳动模范,有勤致富的带头人……从1950年代开始,一批接一批的学生,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走向社会的广阔的舞台,屈指算来,如今整整40载!40年来,这里为共和国培养了2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输送了近6000名大学新生。今天,为了参加母校40周年校庆,许多校友从南疆,从北国,从西部边陲,从东海之滨,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漫步在欢腾的校园里,校友们为母校的巨大变化而欣喜和自豪。现代风格的教学大楼、宿舍大楼、办公大楼和实验大楼,取代了低矮潮湿的平房教室、寝室、办公室和实验室;金碧辉煌的餐厅大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灯光球场、足球场、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上,跃动着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校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碧波荡漾,人工景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40年如梭的岁月,把昔日荒凉的河西湖畔,编织成一座花园式的学校。

在每一个接待室里,新老校友欢聚一堂,几多离情,几多别绪,悠悠激荡赤子心。但是,他们谈的最多的还是老师的谆谆教诲,谈者言辞恳切,听者为之动容。

下午3时,校庆大典在团风电影院隆重举行。电影院内张灯结彩,座无虚席。主席台两侧悬挂着一副巨幅对联:“故友亲朋欢歌笑语谈巨变庆母校四秩华诞;显客嘉宾寄意抒怀话沧桑祝一中万里鹏程。”主席台上就坐的有黄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和黄石市副市长施中传、著名诗人谢克强、赴美博士后留学生肖庆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光庆等校友代表。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黄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曾祥民以饱满的激情宣布:“庆祝黄州市第一中学建校40周年大会开始!”年近花甲的黄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仕娟向校友、领导和来宾致欢迎辞;黄州市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何国华作长篇讲话。《讲话》回顾了黄州市第一中学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40年的办学经验,指出了当代黄州市第一中学的神圣使命,汇报了校园建设的宏伟蓝图,字句铿锵,动人心扉。

洪荒之初,人类钻石取火,结绳记事,那是古文化之文明;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文到现代文字,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走着一条艰难的探险之路。文明一脉相承,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毕竟进步了,在矛盾和运动的交替中不断前行。

开辟基业的是人,继承基业的是人,拓展基业的还是人。人,是创造伟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动力!让我们展开一轴长卷,追溯随共和国吸乳壮大起来的黄州市第一中学的成长史,你会看到,有多少含辛茹苦的往事,又有多少灿烂辉煌的壮举!

黄州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1年秋季,始名黄冈县初级中学;1958年开设高中部,易名为黄冈县第二中学;1960年更名为黄冈县团风中学;1991年10月19日起改为现名。“文革”以前,学校在黄冈地区和湖北省已小有名气,尽管叫“黄冈县第二中学”的历史仅有两年,但时至今日,许多人仍亲切的称学校为“团风二中”。1977年,黄冈县团风中学被湖北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此后学校名气一路攀升,名闻遐迩。

我虽然有幸工作、生活在这所学校,但是对学校的过往却知之不多。当我和青年作家、著名诗人耕夫怀着崇敬的心情,就筹备黄州市第一中学40周年校庆采访历任校长的每一天,我不断被一些平凡而可歌可泣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

四十不惑自风流,一路沧桑一路歌。

白云华,这位黄冈县初级中学的创始人,他的飘逸的名字和他的传奇故事,永远载入了黄州市教育的史册。

白仁华是张学良部下的一位东北军营长,他反对蒋介石、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没有随东北军内撤,带着部队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坚持了东北14年的抗日战争,后来成为第四野战军的一位连长,历经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斗和辽沈、平津战役,并随“四野”一路南下解放黄冈、武汉,任武汉革命政治大学教官。

1951年9月,白云华被任命为黄冈县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学校成立之初,没有教室,招收的第一批两个初中班的98名学生,借用团风镇一座破旧的祠堂上课;没有宿舍和办公室,他和柯玉恒、倪砚田、王亚等6位老师,蜗居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黑屋子里;没有厨房,他带领老师在河西岸搭棚垒灶、打井取水;人手不足,他既当校长,又当炊事员,还要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往日炊烟不起的河西湖畔,分娩出一片生机和希望。

1952年冬天,黄冈县政府拨款修建校舍,校址定在河西岸。这里原是一片杂草丛生、荒冢累累的地方,白云华与师生、民工一道挖坟堆、填水坑、搬砖瓦、运沙石,晚上就睡在工地。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第一批校舍——两排平房教室竣工了。从此,黄冈县初级中学便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热土。

创业艰难百战多,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黄州市第一中学的创业史上,大写着一串串功臣的名字,童士甲就是其中的一位。

当我们走进黄冈师范专科学校离休校长童士甲老人的家里时,这位1949年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党员,满面春风的接待了我们。我们向童老说道明了来意,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1954年2月,童士甲接任黄冈县初级中学校长。这年夏天,一场特大洪水洗劫了团风,江堤溃口,学校面临灭顶之灾。童士甲顾不上家人,摇一叶木舟把学生和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学校被迫迁到远离团风50华里、地势较高的李四光家乡——回龙山。等他安顿好学校的事情再去寻找自己的亲人时,妻子儿女下落不明,5天后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在共和国怀抱里诞生的黄冈县初级中学,就这样被一场暴虐的洪水吞没了。水退之后,学校又回师团风,童士甲带领师生们在河西岸挥汗如雨,重建家园。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56年,童士甲被选派到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说到这里,童老起身走进书房,拿出一个镜框,一张保存完好的黑白照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照片上,年轻时代的童士甲英姿勃发,神采奕奕,与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站在一起。这时,我分明看见,童士甲的眼里有点点晶莹的泪花在闪动。

人是有精神的——敬业精神精神、奉献精神,漆永炎集这两种精神于一身。

漆永炎是黄冈贾庙杜皮人,是革命功臣漆先庭家族的后代,土改时参加工作,1960年来到黄冈县团风中学,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82年任校长,1985年调任黄冈县政协常委,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无私地献给了这块使他魂牵梦绕的土地。

三年困难时期,学校每人每天只有半斤粮食,由于吃不饱肚子,不少学生病倒了。漆永炎挤出自己的半斤粮,亲手给学生做病餐;这了照顾好生病的学生,身为一校之“长”的他,带头把铺盖卷到学生宿舍;为了改善生活,他身先士卒,在学校周围的田边地角种瓜种菜。那几年,别的学校因饥饿和疾病死了学生,团风中学无一人遭此厄运。1961年,团风中学首批招收的两个高中毕业班,高考升学率达80%,学校在鄂东教育界声誉鹊起。

漆永炎关怀学生有口皆碑,他爱护教职工、珍惜人才亦堪为典范。下雨天,他要到每一个教职工家中走一走,看看屋里是否漏雨;无论谁生病住院,他都要到医院探望;有的老师病情严重,他亲自送到外地治疗;1977年和1978年两次参加大中专考试,因政审不合格而未被录取,后连续四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历史专业成绩突出,因英语不过关而落榜的黄冈路口青年农民詹维东,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被“请”到团风中学担任高三150多人的文科班历史老师,多少年后仍被传为美谈。

楷模就是号令,关怀就是力量。在漆永炎担任书记、校长的20多年里,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携手共进,胜利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苍苔履痕,铁鞋难觅古道;苦乐年华,斗志能换新天。

坐在我们面前的是黄州市政协主席杨传庆,我们从他眉宇间透露的那股英武之气,断定他是一位有胆有识的领导者。

1970年,杨传庆调入团风中学,1981年担任校长,1982年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直到1984年出任黄冈县纪委书记时,他才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离开他生活了15年的校园。

黄州市第一中学至今还传诵着杨传庆让房的故事。

1983年,团风中学盖起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分房方案公布的那一天,教工们怀着或忐忑或兴奋的心情,到校办打听消息。住户的名单出来了,却没有杨传庆的名字。是将杨书记的名字漏掉了吗?人们猜度着、询问着,他理当是这栋新房的第一位住户啊!后来人们才知道,在分房会议上,杨书记把分给他的那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普通老师。那位老师不忍心入住,杨传庆说:“这是大家集体决定的,不是我个人的意见。”那位老师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而杨传庆一家三代6口人依然住着一个二十几平方米的套间。

黄州市第一中学的历代领导人,从白云华到童士甲,从漆永炎到杨传庆,筚路蓝缕、励精图治,肝胆相照、垂范在先,正是这种荣辱与共、功成不居的“一中”精神,学校才能一步步走向今天,希望才一天天壮大起来。

十年动乱期间,黄冈县团风中学无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和影响。粉碎“四人帮”以后,劫后余生的团风中学,经过一场血与火的洗礼,舔干身上的血迹,以更加豪迈的步伐迈向未来。

1977年5月18日,新华社记者高英带着极大的兴趣来到黄冈县团风中学采访。5月31日,高英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就团风中学贯彻中央拨乱反正的指示精神,整顿校园秩序,各项工作快速走上正轨的典型事迹作了长篇报道。

沧桑漫道,雄关新曲,一石激起千层浪;壮志待酬,扬帆远航,无限情怀化春泥。这所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点中学,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奏响了高亢激越的奋进之歌。

当我们穿过一片阳光的丛林,我们始终看见,有一带茂盛的树木,站在我们眼前,站在我们年轻的生命里。

从树木的家族里我们得到如下启示:果实奉献的是的成熟的喜悦,花朵奉献的是甜蜜的微笑。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卑微而厚实的泥土吧,当你需要的时候,她可以铺成道路,把你送到成功的那一头;她还可以化作养料,毫不悭吝地变成万物的温床。

1985年6月30日晚,在高三年级蹲点的团风中学党总支书记黎泽英,例行主持召开高三年级全体老师会议。肝部的剧痛使她实在难以忍受,豆大的汗珠不时从她消瘦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她将肝部顶在沙发的扶手上,继续讲话,只是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实在讲不下去了。

老师们当即把她送往医院,医院连夜把她送往武汉。救护车在飞速行驶,黎泽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医护人员说:“不要紧,这是老毛病发作了。”同济医院经过诊断,黎泽英患的是肝硬化病变。她的丈夫蒋本泰第二天赶来,看到医生的诊断书,如五雷轰顶。黎泽英躺在病床上,安慰他说:“老蒋啊,我的病过两天就会好,你是高三班主任,学生离不开你,你先回去吧!”7月3日,蒋本泰无可奈何地离开了病中的妻子。两天后,黎泽英独自踏上返回团风的归程。医护人员到处找不到病人,却找到了她留下的一张纸条。

回校后,黎泽英坚持上班,回到家里浑身无力,只想躺下。可刚一躺下,外面就有人敲门,她又让丈夫扶她起来接待客人。丈夫抱怨她说:“你呀,在外面是英雄,在家里是狗熊。”小女儿偷偷地写了一张字条贴在门上:“有事请到办公室里谈。”黎泽英知道此事,狠狠地训了女儿一通。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民族栋梁。奋进曲在团风中学的校园里嘹亮的奏响,豪迈雄壮的音阶正昂然上升。

1991年6月18日,天刚蒙蒙亮,一辆货车载着几样简陋的家具,缓缓地开出团风中学,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潮水一般地涌来,为赴任黄州市教委主任的舒玉林送行。这是一个难舍难分的场面,许多老师握着舒玉林的手说:“舒校长,我们舍不行你走啊!”

隆隆的爆竹声淹没了汽车的引擎声。汽车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从舒玉林家门口到学校大门,不足500米的距离,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为官有为,众人称道;这官无为,众人唾弃。舒玉林在团风中学担任5年校长,成绩有目共睹。

他在学校发起教育模式大讨论,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让老师的观念由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转换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素质教育模式上来,使学校建立起一个德育、智育、体育相互渗透,学风、教风、校风相互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新型育人体系。

他要求老师既要牢固树立全面贯彻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的“三全”思想,又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办特色学校,育特长学生。在这种办学思想的引导下,团风中学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大量尖子生和特长生脱颖而出,一座卓有成效的省级示范高中在鄂东大地巍然崛起。

团风中学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节选自1992年5 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崛起之歌》)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Read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