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3-04-19 16:34   

文/李青松

公元1062年,以京官身份出任地方长官秘书的凤翔府(今陕西宝鸡)签书判官苏轼,奉旨回京城述职,路过长安,看到好友董传穷困潦倒,满身补丁,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写下一首“半句名满天下”的七律《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些东西与生俱来,如出身,颜值,人们无法改变,但只要胸中有学问,即使外表寒碜,身上的气质自然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芳华。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在苏轼的资助和鼓励下,董传哪怕饿着肚子,仍然发奋读书,后来一举考中进士,没有辜负苏轼的期许。

苏轼父子本身都是读书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学识和文章受到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肯定和赏识。苏轼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在父亲苏洵和业师的教导之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终成人间绝版、一代文宗。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不仅文章“汪洋泊澹,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且拜相参政,效力社稷。

人生是一场风雨盛宴,优雅从容地做自己的贵人,读书是最好的选择。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这首劝人潜心向学的《劝学诗》,虽然在价值取向上有追求荣华富贵、出人头地的功利之嫌,但因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千百年来流传甚广,经久不衰。

用现代的理念来看,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只有当动机高尚的时候,读书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毛泽东17岁离开闭塞的韶山冲到长沙求学,写下一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明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并成为他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

毛泽东是终生酷爱读书的典范,一生读书无数,其中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更是爱不释手。无论是在井冈山时期,还是在长征途中,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他至少读了70年。而一部卷帙浩繁的《资治通鉴》,毛泽东读了17遍,线装本《资治通鉴》至今仍静静地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

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下宏伟志向,面对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提问,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铿锵有力。1917年,年仅19岁的周恩来负笈东渡,写下一首七言绝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现出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和伟人的巨大气魄。

优秀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明进步的阶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像是照镜子,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反观自己,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迪,滋养浩然之气。

阅读是心灵的呼吸,是精神的按摩,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著名作家王蒙说:“学习最明朗,学习最坦然,学习最快乐,学习最健康,学习最清爽,学习最充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当代教育家、哲学家冯友兰7岁开始读书,80年从未间断,活了95岁,其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读书。今年101岁的杨振宁透露长寿的秘诀是看书。他说:“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不容易老。多看书,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人就显得年轻。”表示自己正信心十足向“茶寿”(108岁)进发。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在有生之年多读书、读好书,有人总结出了这样的读书经验: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就是精选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在书中吸收精神营养,把它变成自己的财富,这样就从作者身上赚到了,谁也拿不走。

读书对于每个人,既是私事,也是公事。于私,可提升个人修养;于公,有助于更新知识、提能善政,从而使决策更科学、执行力更强。所以一个人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养成终生学习的品质。

许多现代都市人正过着物质越丰富、精神越贫乏的生活,只有让热爱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人们的内心才能丰盈、饱满和强大。

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从现在开始,选一本好书读下去吧,读一本,赚一本,每天阅读一小时,每月读完一本书,每一个家庭都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美丽中国更添氤氲书香!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修行,读书也要耐得住寂寞。铅华洗尽,从无画色可长新;云烟褪去,唯有书香能致远。(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lj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