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读、堵、渡”话波罗古堡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1-08-30 09:24   

  在榆林市横山区城东25公里处,无定河南岸的黄云山上,有一座据险而筑的古城堡,自古是北进大漠、西去隘口的要塞,它的名字叫作波罗堡。

  乍一听这座古堡的名字“波罗”,自然就会引起人的好奇,怎么有这样一个洋气的名字?

  的确,波罗堡非本地俗名,而与佛教有关,有种天籁般的感觉。

  波罗古堡所在的位置很独特,它的北面,是来自沙漠深处、滋养大漠、注入黄河的著名河流——无定河,无定河北岸则是茫茫大漠,它自身则处在黄沙厚土包围着的一个石崖山上,可谓孑然独立。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佛祖传经返西天时途经此地,留下足迹的传说“…有石足迹二,一显一晦,俗传佛入东土返西天之所。”有了美丽的传说,就要有相应的场所,于是,从北魏时期开始,波罗堡所在地就已经有石窟、寺庙。到唐代,更多的信众僧人纷纷来此修寺建庙,其中,唐朝初年,一个法号智远的僧人路过此地,看见在一处高高的石崖上有块突出的石头,跟佛祖释迦牟尼有些神似;近前再看,佛下石上还有两个足印。于是智远和尚决定留下来,定居于此,利用自己的精湛技艺,在高大石崖的凹身处雕出了一个高约丈六的佛像,并按梵语“般若波罗密”的音译(意思:渡人到达智慧的彼岸),给佛像起了个“波罗石佛爷”的漂亮名字,并且建立了“波罗寺”,取意为“渡到彼岸”。所以此地是因佛而得名。再后来,人们因佛祖能接引佛教信徒前往西方净土,便将波罗寺改称为“接引寺”。

  有了寺庙,香火旺盛了,也就有了其他建筑,于是,从隋唐开始,这里就建成了边境要塞石堡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自从有了城,围绕着它的故事就多起来了、丰满起来了、灵动起来了。

“督、读、堵、渡”话波罗古堡(图1)

波罗古堡的重要功能——“督”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波罗堡的功能不仅在于镇守,更在于对周边营堡的统帅作用。

  这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而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争夺的焦点,战争绵延千年不绝。当年唐与突厥、宋与西夏、明与蒙古部落、清与李自成等的征战就在此展开,在这里建立营堡是历朝历代的重要国策。

  波罗古堡地处战略要冲,地势高,在唐、宋时期一直就有重兵把守,但尚未形成建制。直到明朝,英宗正统元年都督王祯在旧营寨基础上建了波罗城廓,正统十年,巡抚马恭正式依照波罗寺的传说,将此城廓正式升格为波罗堡。“波罗堡”从此有了正式的名字。也就是说,先有波罗寺,后有波罗堡。

  再后来,明成化年间,陕西巡抚余子俊修建长城,在榆林从东北到西南绵延700公里的地界建立36营堡,波罗堡的作用才真正显现出来。它的西北百里是原大夏国都统万城,东去20公里是响水堡,再往东就是榆林卫所在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堪当信息的汇聚地和指令的发布地。

  为了管理众多营堡,榆林境内的36个营堡被分为三个段,每一段就叫一“协”,其中每一协又由一个营堡管理,波罗堡就是中段的管理营堡,在里面建设了中协衙门,统一管理附近的十五个营堡,这十五个堡周边有了战争,它就可以调动。所以说它的作用不仅在镇守,还扮演着都督、统帅附近营堡的角色,用一个“督”字,可以凸显它区别于其他营堡的独特之处。

  到清朝时,这里虽已不再是边塞,但其镇守和管理职能并没有减弱。清顺治十年,在波罗堡设营,延绥中协副总兵自镇城(榆林)移驻于波罗,为沿边三十六堡之重。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古堡先后增设守备署、州同署、参将府,可见清中期以前,其“督”的作用一直在强化。

  因为战略地位重,它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前来,最繁盛时,人口逾万,店铺林立,为当时陕北军事政治要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人称“小扬州”“小北京”。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人口规模,决定了它当之无愧成为“督”周边营堡的中心。

“督、读、堵、渡”话波罗古堡(图2)

波罗古堡的早期战争——“堵”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由于战略位置重要,波罗古堡经历了无数的战火刀兵,可谓一座铁血城堡。

  据记载,自唐宋以来,这里就战火不断。唐朝发生的多次征讨突厥之战就经过此地,最后将突厥人赶往漠北,扩大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版图。宋朝起,这里成为西夏和宋的交战前线,西夏李元昊掠夺大量宋朝版图,这里也未能幸免。西夏一度占领波罗堡,而且将这里的寺庙定为国寺。

  有明一代,波罗堡在守卫边疆安全中更是发挥的重要作用。史载,这里作为明朝的边境,朝廷同蒙古部落发生的大大小小战役不下几十次。其中:天顺六年(1462年)、正德四年(1502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三十二年(1553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十七年(1609年)、四十年(1612年)均和蒙古诸部发生了较大的战事,并且,这些战争,大多以波罗堡守城成功告终,波罗古堡也得以较好保存。崇祯八年(1635年)闯王李自成在此鏖战。清顺治二年(1645年)、康熙十三年(1674年)李自成部将高一功和旧部再次鏖战于波罗堡。乾隆三十二年(1772年)怀远县知县加固修葺波罗堡。此后波罗堡再无大的战事。

  可以说,清朝以前,战争打响以后,波罗堡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堵”。凭借着坚硬的石墙、战士的勇敢、科学的指挥,它堵住了外敌的侵略,确保了一方平安。综合看来,那时的波罗堡,堵住了严寒天气对守城将士的冲击,堵住了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也堵住了民族交往融合的步伐,更堵住了社会进步的脚步。所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靠“堵”去对付战争永远是被动的、消极的,也是落后的。清朝以后,这里是国土内部一部分,远离边境,“堵”的功能消失了,波罗堡也就没落了。

“督、读、堵、渡”话波罗古堡(图3)

波罗堡发生的横山起义——“渡”

  《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把非直接交战作为谋求战略全胜的最高目标。“屈人之兵”终究只是让敌人军队屈服,还有更高境界,那就是将敌人军队转化为自己的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将反人民的力量转化为人民的力量,就是赢得战争的最高境界。在1946年10月13日发生的“横山起义”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1946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驻守延安的国民党胡宗南部由南向北,驻守榆林的邓宝珊部由北向南,形成南北夹击进攻延安之势,外加西边宁夏马鸿逵部进犯,当时的中共中央似乎只有一条退路——放弃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去往山西。这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所面临的巨大危局。

  在此紧要关头,中共中央派出得力干将,专程前往波罗堡,策动胡景铎(时任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官)起义。胡景铎将军及其手下被共产党的诚意打动,毅然决定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加入共产党阵营。

  1946年10月13日凌晨,驻守横山的国民党22军一部和陕北保安部队大部5000余人在胡景铎的带领下,于波罗堡梁家大院发表了《反对蒋胡卖国内战消灭异已为和平建国而奋斗》的通电,“震撼西北,影响全国”的横山起义由此正式爆发,并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横山起义解放了无定河以南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2万人口,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榆横新区民主政权,扩大和加强了陕甘宁边区的北线阵地,为后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夺得了极为宝贵的回旋余地。

  横山起义与其说是胡景铎将军等人“弃暗投明”的义举,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引领的结果。就像“波罗”的本意是渡到彼岸一样,共产党人用他们的真心诚意、理想信念、人格魅力,感染了胡景铎部队,把他们从反革命阵营“渡”到了革命队伍,成为人民的力量,善莫大焉!

“督、读、堵、渡”话波罗古堡(图4)

感受波罗堡——“读”

  如今登临波罗古堡,环顾四周,“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风光若隐若现;“忽东流了便西流”的无定河河水依然波光粼粼;“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的长城征战痕迹依稀可见。但不管是秦汉的风、唐宋的云,还是明清的商贾,都已进入了历史,这就是规律。云卷云舒,波罗堡留给我们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辉煌的革命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仍然让我们着迷不已,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从最早的佛教在这里兴盛开始,波罗堡就留下了不少故事和传说,选其中一首写在接引寺内的清朝波罗副将金国泰的诗,品读一下其中的感悟:

  灵台已闭几多春,日月沉浮谁与论。

  入世久忘真面目,出尘何用假精神。

  高山流水仍如左,白日青天老此身。

  哪得西方来接引,顿教不复是痴人。

  由于这里战争频仍,出了许多与战争有关的著名诗篇。读一读元朝诗人陈佑的《出塞行》,顿生悲壮之情: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行。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在横山起义纪念碑上,道出了横山起义的丰功伟绩,也道出了波罗古堡的峥嵘与辉煌:

  波罗城头举义旗,威震西北鬼神泣。

  斗转星移沧桑变,功垂千秋青史题!

“督、读、堵、渡”话波罗古堡(图5)

  多少风云、多少繁华、多少沧桑,都走进了岁月深处,无迹可寻,偶尔会在历史的角落,散发出一缕缕柔光,与前来吊古怀远的游客不期而遇,点亮其内心的惊喜与情感,不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吗?于是感慨几句道:

  《波罗堡怀远》

  山川秀色一时空,

  古堡风云为谁雄?

  佛不渡人人自渡,

  史遗真迹迹无踪!

  (作者:墨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