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不“小”,《大学》不“大”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21-03-28 09:36   

  小说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些著名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带给读者丰富的精神滋养。有很多大部头的小说,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不论是按篇幅,还是按其反映的主题,都应将其叫“大说”才对,但是为什么叫“小说”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古代先哲对小说的偏见。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在庄子等先哲看来,琐屑的修饰小文微不足道,只能讲些小道理,是“琐屑之言、浅识小道”,故谓之“小说”,这就是小说的最初含义。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最初的小说不但篇幅“小”(短小),而且所讲道理也小(难登大雅之堂)。后来,汉朝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小说是“小说家者流,…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他对小说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即指出了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得到后世普遍认可。《山海经》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小说集,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神话、生物等诸多方面,记载了上古时代的许多传说,篇幅短小,语言生动,情节离奇,读后让人回味无穷。按照庄子和班固的说法,这些故事都很短,也没有讲什么修身治国的“大道”,所以它被认为是“小说”而不是“大说”。受传统观念影响,明朝之前的小说,鲜有长篇,是名符其实的“小说”(短小精悍)。元末明初开始,一些当时的非主流文学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一些民间传说基础上,虚构出了超长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了一些著名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有些读者认为这是记录的真实历史故事,事实上是作者施耐庵虚构的,正如叶昼评论道“事节都是假的,说来却是逼真, 所以妙”。明清以降,小说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类型,很多小说不但篇幅长,而且思想深刻,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了,典型如四大名著,都是洋洋洒洒百万巨著,思想内涵极其深刻,是标准的“大说”。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所以小说再也不是最初意义上的“小”说了。

小说不“小”,《大学》不“大”(图1)

  小说之不“小”,更体现在它对人类发展的突出意义上。爱讲、爱听故事是全人类具有的普遍兴趣。前些年,风靡全球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历史学家赫拉利著)指出:人类社会可以共同合作的基础,在于共同想象,相信虚假故事,其他动物的沟通,只限于描述真实的事物。而人类的语言不只是用来描绘客观现实,更能用来创造新的、想象出来的现实。《人类简史》整本书都是围绕“虚构故事”这个关键词展开,赫拉利认为,在基因、荷尔蒙、有机体之外,人类社会的另外一条重要主线,就是虚构故事的能力。正因为语言的出现和讲故事能力的提升,人们能够以极其灵活的方式与陌生人进行大规模的协作。“人类的想象力极速奔驰,建立起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所以最终统治地球的是人类。在英语中,“小说”(FICTION)一词的原意即为虚构。从班固到英语“小说”一词的原意,再到历史学家对“虚构故事”的深入分析,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这种“虚构”,有这种超乎其他种群的想象力,才使人类在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还能说小说“小”吗?它实则是以小见大,小世界里藏着大乾坤。

小说不“小”,《大学》不“大”(图2)

  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后来独尊儒术,我国古代先哲对小说类书籍的基本态度是轻视,认为这类书籍是闲书、消遣用的,所以“君子不为”。他们更重视那些治国平天下的高文典策,于是不断有专家学者归纳整理经典著作,最后形成了入仕为官的必读经典“四书五经”。从长度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总字数约5万3千余字,介于现在一篇硕士论文至博士论文之间,相当于一篇中篇小说的字数。若从字数看,“四书”不长,特别最短的《大学》,只有1753字,显然不能称之为“大”(篇幅长)。但古代先哲为什么把这么少字数的著作称为《大学》,是有其深刻道理的。所谓“大学”,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十五岁束发,意味成大人了,开始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等伦理、政治、哲学方面的学问。“大学”和“小学”所学有本质不同,深刻了许多,广博了很多,只能“大人”学习,作为经典的第一部,《大学》蕴含的哲理使之得名实至名归。

  《大学》虽然是儒家“四书”中最小的一部,然而,正如它名字中的“大”所昭示的,它其中包含了传统国学的大思维、大格局、大学问。《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说的是由自身修养开始,放大善性,推己及人,使社会达到至善之境。《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修齐治平”的理想,被孙中山称为“最系统的政治哲学”,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可见,《大学》虽然不“大”(篇幅),但其蕴含的深刻道理则成就其大(内涵),这是初步接触《大学》就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小说不“小”,《大学》不“大”(图3)

  小说中的“小”,《大学》中的“大”,都说明小故事里有大境界,小部头里有大道理。“以眼看世界,世界很小;以心看世界,世界很大”。一个名叫陈科全的八岁小朋友写出的一首小诗中蕴含的大道理,形象说出了“大小”的辩证关系。

  《眼睛》

  陈科全 (八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眼泪

  也装不下

小说不“小”,《大学》不“大”(图4)

  (作者:墨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