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县水鸣镇:​竹编小灯笼照亮产业振兴路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3-09-07 12:17   

初秋,桂东南的乡村田园生机盎然。每天一早,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水鸣镇江正村大鹏堂的彭阿姨将竹子去皮、破篾、起底、织笼,然后收口。编织是她的副业,也是家里增收的一条路子。

“家家户户都搞编织,今年的新款小灯笼简洁、美观、易学,老人、小孩都能帮忙,既可以打发闲暇时间,也能帮补一下家用。”彭阿姨开心地说,暑假期间,有孩子的帮忙,她家出了3批货,收入5000多元。

彭阿姨用来编织的竹子叫丹竹,节长肉厚、纤维软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博白县盛产丹竹、芒萁草和藤蔓,人们把这些植物利用起来,编织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如捞饭用的捞子、筛米的筛子、挡雨的蓑衣等,几乎涵盖了村民的衣食住行。

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博白当地的民间编织就已闻名,编织几乎是人人掌握的一门手艺。如今,博白是广西重要的芒编生产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水鸣镇也以芒竹编工艺被誉为“竹编之乡”。目前,水鸣镇专业或业余参与芒竹编织工作的有4000多人,占常住人口的10%,全镇芒竹编织产业年销售额达4400万元。

“今年新款竹编小灯笼爆火出圈,因其朴素精美的外形、环保的用材、浓厚的乡土气息,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博白县编织商庞洪说,这些小灯笼主要用做装饰品、灯具等,每天从水鸣镇销往全国各地的小灯笼产值超过10万元,大部分销往浙江义乌和出口海外。

在市场的推动下,当地群众掀起了一股编织灯笼的热潮。以平江村为例,每10户就有一两户参与编织生产。水鸣镇平江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岚介绍,一般家庭式作坊每天可以编200个至350个,每个利润或加工费有1.5元左右,收入最高时可超过500元。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水鸣镇编织的产品以篓、箩、篮、筛、桶、墙饰为主,因同质化的问题,销量波动较大。近年来,博白县将编织列为支柱产业和重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发展,统筹推进。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水鸣镇党委、政府鼓励编织商和编织户以市场为导向,放宽视野,增强设计意识,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好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订单,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水鸣镇党委书记谢东恩表示,芒竹编织是绿色产业,就地取材,参与群众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水鸣镇紧抓竹编产业发展机遇,政府召开行业交流座谈会,各竹编企业自发组建行业协会。协会通过定期举办交流会,凝聚力量,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了全镇竹编产业良性发展和各企业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水鸣镇党委、政府大力推动编织行业运用新媒体推广营销,落实专人制作竹编品牌视频,上传至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鼓励合作社和编织商在淘宝网、拼多多、快手等平台上架销售。至8月底,全镇有10多家竹编企业和合作社在网络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店铺或直播间,每月的网络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8月21日至23日,西塘村白面麓生态园内举办了水鸣镇政府开展的抖音直播带货芒竹编专场活动。晚上8点,由水鸣镇镇长冼秀斌带领竹编协会代表、直播达人与网友见面。经销商和消费者透过直播了解竹编小灯笼的制作过程,聆听小灯笼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其中,8月22日的直播获得6万多点赞。

“人才是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的关键。”冼秀斌说,为此,水鸣镇大力推动校地共建合作,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乡村振兴体验教学基地等相继挂牌成立。同时,邀请工艺美术大师、芒竹编织非遗传承人开展编织培训班,大力提升村民编织技能、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今年上半年,水鸣镇开展编织培训班3期,培训行业骨干135人次,带动全镇形成学新技术、用新平台和创新产品的活跃氛围,推动编织行业走上品质化发展道路。

水鸣镇推广“党支部+协会+公司+农户”工作模式,共建合作社,以订单统销、电商直销等渠道推广芒竹编产品,构建产业化格局;创新“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多渠道加强政府与银行、企业联建共建,为乡村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助力民营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整合各方各类资源,支持企业采用“统一+分派”模式进行员工管理,即固定工人在工厂里统一加工生产,而农户则可以自行领取芒编材料完成订单,实现灵活就业。

截至今年8月,水鸣镇共有芒竹编织企业12家,长期职工近300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4000余人,年增加从业人员收入约1.5万元,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

“接下来,我们将鼓励引导相关协会、企业进一步延长编织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把编织产业真正打造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为建设乡村振兴作贡献。”谢东恩说。(记者 宾 阳)

广西博白县水鸣镇:​竹编小灯笼照亮产业振兴路(图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