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市场久入“寒冬”,“回暖”到底需要几步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1-25 11:24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以长篇幅聚焦中医药,称其是现代医学应深入发掘的“最大宝库”。对此,国内自媒体平台上引发强烈热议,网友广泛关注着西方对于中医药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对眼下国内不少群体或个人,对中医药科学性存疑的观点痛心疾首。

中医药市场久入“寒冬”,“回暖”到底需要几步走?(图1)

  中国,作为中医药学绝对的发源地、归属地,在中医药学理论依据与使用场景的科学性研究方面,可以说,一直占有领先优势。但为什么,中医药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本应发扬光大于我中华医药学瑰宝之地,竟在中国本土遭遇“水土不服”,而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地区,却被广泛传播,甚至颇受好评,这不仅令国人费解,更让我等炎黄子孙汗颜。

  在我国,不乏熟识中医药并科学利用其妙处,操作于人体,治病救人的中医药研究群体、企业与个人,他们普遍力挺中医药学,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证实了中医药的科学性,推拿、针灸、艾灸、穴位减肥、药酒治病养生甚至为不少“老外”深知熟用。

  放之世界视角,我们可以欣慰地说一句,中医药的“口碑”,在全球的用户体验,都还是不错的,称得上一流水准。世界泳坛知名健将菲尔普斯,曾长期使用拔罐法祛除体内不适,让自己恢复最佳竞技状态;在日本韩国的所谓“汉医馆”、“韩医馆”,也都研习中医药根脉,在各自的国家大放异彩。

  而让我们吃惊又失望的是,中医药竟然在本土“遇冷”,而这股中医药寒潮的引入者,却不是我们本来可能怀疑的中医药“假想敌”——西医,而是我们的同胞,我们“自己人”,我们这些自小被中医药帮助过、关怀过的祖祖辈辈们。

  3岁,中医“小儿推拿”可以帮一个可爱的婴童祛病康复;15岁,中医理疗可以让一个生理期疼痛的女孩,在那些难受的日夜里轻松恢复豆蔻年华该有的朝气;30岁,中医针灸能让一个久有饭局缠身的上班族,重新找回健康体魄;50岁,中医艾灸可以成为他们每日健康自疗的必备之选,让很多去医院难查病因的亚健康悄悄散去;60岁,每天正确服用药酒,让人之阳气慢慢积蓄于体内,人体状态也渐渐趋于良性稳定……

  我们都是中医药的受益者,因为源于本土,所以近水楼台。但而今,我们对中医药的质疑却远远大过西方那些所谓用惯了西医的人们,这种对本土科学的不自信与强烈的排斥感,既反映了我们不少人对民族医药文化产物的惯性忽视,又说明了我们对事物看待的极端盲目。

  这一点,其实与舆论的引导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中医药的负面案例频频问世,让中医药真实的发展现状被反面现象所代替。说起中医药企业在国内发展的尴尬境地,不只是鸿茅药酒、同仁堂、东阿等国内中医药知名品牌树大招风,更因社会舆论对中医中药有着原发性的根本怀疑,不断忽视其产品的功效和医用价值。

  翻看官方标准的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汤、酒、茶、露、丸、散、膏、丹、片、锭、胶、曲,以及条剂、线剂等多种内服、外服剂型,都属于中医药的常见剂型。例如酒剂,就是将配方浸入酒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待药性浸出于酒然后饮用的一种制剂。酒剂古称“酒醴”,俗称“药酒”。由于酒本身有活血舒筋之功效,因此多适用于风湿痹痛等病症,如虎骨木瓜酒可治疗关节痛、屈伸不利等,鸿茅药酒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等作用。

  再说融合,中医有良品,西医亦有精粹。中西医各有所长,共存互补,所谓的“中成药”就是这样的完美结合。我们更多地去采用西医的提炼方法,让中医的科学依据与根本,通过更便于现代人使用与操作的方式展现,相信这就是中医药最博采众长又深挖根本的重要之选,也是值得为后人长期延续的一种科学方式。

  这一点,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广誉远等中医药企业的做法,正是辩证统一地去正确理解与发扬中西医精华的优秀企业代表。而如上所述的各类大大小小本该受到扶持的中医药企业,而今却发展地不如更多西药品牌,这是中医药生长的无奈,更是中华民族的忧伤。

  回归中医药的真正“回暖”,究竟如何走出“寒冬”。首先,国家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是首位;其次,舆论是重要的引导途径,让中医药被“正名”,需要长期的、不含偏颇的公正评价;最后,我们每一位都是中医药学的“第一评论员”,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科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经验,这样的国之瑰宝不该被处于自卑和自辨的尴尬境地,更不该被更多中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的人们,抢在我们前面,成为中医药的“第一代言”。(一鸣)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