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医生,我就是您救活的壮家女孩——记扎根广西的“天津医生”杨兴蓉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3-01-01 15:01   

杨医生,我就是您救活的壮家女孩——记扎根广西的“天津医生”杨兴蓉(图1)

杨兴蓉胸前挂满的军功章见证她报效国家、奉献人民的一生。

时间回到1976年,坐标落在桂滇黔交界处云贵高原最边缘的金钟山,那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现德峨镇所在地)。公社那间狭小幽暗的平房里住着一户壮族干部家庭的五口人,当时已是凌晨一点多钟了,只见当天上门给产妇接生的“天津医生”杨兴蓉眉头紧锁,因为她给这个刚刚出生的壮家女孩清洗时发现她四肢向内蜷缩不能正常伸展。当她把这个坏消息告知女孩家人后,如平地一声惊雷,把全家人都吓懵了,顿时不知所措。同住的小姑姑哭着对杨医生说:“将来这孩子要是残疾了怎么办啊?请您一定要救救她呀。”屋漏偏逢连夜雨,出生的第二天这女孩还出现反复吐血和拉血便现象,情况非常危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杨兴蓉又带着几个“天津医生”上门抢救,但他们都未见过这种临床病例,迟迟不敢下诊断。他们只好翻阅从天津带来的厚厚的儿科医学书,总算才找到以母血输入婴儿体内的方法,在医疗设备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果断抽取母亲1000毫升的血液给女婴输血,总算挽回一条生命。

时隔46年后,2022年12月11日,记者和父母怀着感恩的心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位于南宁市桃源路广西卫健委宿舍大院“天津医生”杨兴蓉的家。85岁的杨兴蓉一头银白的头发显得神采奕奕,看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他们全都激动地抱在一起。当我问起她:“杨医生,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您当年在德峨工作时抢救回来的那个女孩啊!” 她一手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兴奋地拉着我的手说:“当然记得啊,你出生的时候不到五斤重,手脚都很纤细,没想到现在居然能长成这么高大健壮啊,哈哈!”她笑声爽朗说话中气十足,记忆力非常好,思维条理清晰,跟我们一一回忆起当时抢救过程的种种细节,他们当时是如何通过简陋设备配置血型、如何像在战场上抢救伤员一样给我输血,抢救回来后还查阅大量的医学书籍才找到同类病例,用骨伤科那种夹板绑着绷带帮我纠正四肢,过后还教我母亲怎么给我补钙补营养使我得以像正常人那样行走……谈起这些时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扎根祖国南疆半个多世纪的“天津医生”

杨医生,我就是您救活的壮家女孩——记扎根广西的“天津医生”杨兴蓉(图2)

当年杨兴蓉(中)随“马驮医院”深入德峨偏远的苗寨给当地儿童接种疫苗。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2000名天津医务工作者和8000多名家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遥远的天津来到祖国南疆广西开展支边工作持续10余年。为帮助边疆地区改变医疗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面貌,他们奔赴广西8个专区73个县176个边远公社卫生院,在当地安家落户,充当各族群众生命的守护者,被广西人民亲切地称为“天津医生”。他们挥洒青春和汗水,谱写出一个个无私奉献、感人至深的医者仁心大爱故事,杨兴蓉和她丈夫顾忠会就是其中的一员。

1951年,14岁的杨兴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医卫生学校毕业后,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经历了三年血与火的洗礼。此后,她又参加了“金门炮战”,最后转业到天津。“我是在军队锻炼过的医务人员,我要去祖国最艰苦,最需要我的地方!” 1969年,杨兴蓉听闻广西农村缺医少药,传染病一来,一个寨子的人都不能幸免。当时32岁的她主动请缨,带上两个分别只有12岁和6岁的儿子,毅然来到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开展疾病防控治疗,传播卫生知识,用青春热血守护生命。杨兴蓉的丈夫顾忠会,他俩曾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他知道隆林山区缺医少药后,决定和妻子一起奔赴广西治病救人。经过屡次申请,终于得到批准。1970年7月,一家人终于在隆林团聚,夫妻俩在德峨卫生院并肩战斗。

德峨是隆林最偏远的一个山区小镇,当时全公社 15个大队,381个生产队,居住着苗、彝、壮、汉、仡佬等5个民族同胞约3.2万多人,散居方圆 100多公里的山沟弄场里。当时那里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偏僻山村护送一个病人到卫生院,几乎要动用全寨的劳动力,肩挑手扛,翻山越岭。顾忠会、杨兴蓉等有感于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艰难,凭借战地医院的经验提出倡议,由卫生院医护人员用马驮着药物器械,到各村寨巡回医疗,现场诊治,这样既可以解除群众长途奔波之苦、又能让病人及时得到救治。这一倡议很快得到采纳,“天津医生”们纷纷加入巡回医疗队伍,走村串寨,现场为群众看病就诊,甚至还开设家庭病床,现场实施阑尾炎、肠梗阻、剖腹产等紧急病症手术,极大地缓解了偏远山区各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巡回医疗队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马驮医院”。

“马驮医院”的“天津医生”怀着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厚谊,在为各族同胞防病治病的过程中,始终把培训、提高当地民族赤脚医生、卫生员和接生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由于“马驮医院”坚持定期巡回医疗、驻点,并利用驻点培训和复训赤脚医生、卫生员、接生员,使当时全公社 15 个大队的合作医疗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那时全公社共有赤脚医生 19 人,不脱产卫生员 352 人,接生员31 人,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卫生网络,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当地各族群众感念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恩德,都称“天津医生”为“涌姑扎”(苗语:好医生)。自1973 年至 1978 年,连续多年,德峨公社卫生院被评为县、公社“先进集体”,连年出席自治县劳模大会以及自治区和全国的卫生经验交流大会。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深入隆林德峨拍摄的新闻纪录影片《马驮医院》,在全国放映,影响广泛,“马驮医院”成为那个年代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光荣的旗帜。

从1969 年到 1979 年,杨兴蓉和顾忠会在苗乡整整工作了 10 年。其间,他们走遍德峨乡每个山寨普查了壮、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的儿童病,写出了《德峨公社6239例各民族学龄前儿童健康普查报告》的论文,论文发表后在医学界产生很大影响,1977年时任国家卫生部妇幼司司长的林佳眉也就是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的夫人特地为此到隆林看望他们。杨兴蓉、顾忠会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为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防病治病,办医办药,巩固发展合作医疗,为改变山区缺医少药的面貌,呕心沥血,与苗乡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过去要是得这个病基本上是等死了,‘天津医生’来了以后把我救了回来,杨兴蓉这些‘天津医生’在我心里仿佛一道亮光,让我从小立志向他们学习,成为一名医生,救治更多人的生命。”杨文升是隆林德峨土生土长的苗族孩子,7岁时得了急性肠梗阻,是杨兴蓉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后来,杨文升成为当地苗寨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并填报了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专业,现在是百色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继承“天津医生”的事业做着救死扶伤的工作。如今,他还会时不时去探望救命恩人杨兴蓉,与她结下一生深厚的忘年之交。

支边工作结束后,大部分的“天津医生”选择返回天津,然而杨兴蓉、顾忠会夫妇俩却选择继续留在广西南宁工作,就这样默默为广西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了一辈子。他们的两个儿子也跟着他们留在广西成家立业、工作生活,一家人都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广西人”。

  两代报人与“天津医生”的一世情缘

杨医生,我就是您救活的壮家女孩——记扎根广西的“天津医生”杨兴蓉(图3)

记者及家人与救命恩人“天津医生”杨兴蓉(右二)合影。

20世纪60年代,我的父亲黄敏忠和母亲李东航大学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当时老少边穷的革命老区百色工作,到《右江日报》当起了记者。两个热血青年全情投入工作没多久,就突然收到报纸停刊通知,接着又被安排到百色地区最偏远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工作。后来我哥和我相继在那里出生,并且都是 “天津医生”杨兴蓉到我家里来接生的。

父亲在当时的德峨公社革委会做宣传报道干事,淳朴的乡亲们亲切称他为“黄报道”,他通过写各种文章为当时宣传报道几乎为零、不为人知的德峨公社大力鼓与呼,让这个“世外桃源”的故事走出大山,走出广西,走向全国。上文提到的“马驮医院”正是由我父亲那一代新闻人最早宣传报道出去,后来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案例和学习榜样。

母亲在当时的德峨中学当语文老师,她培养出当地第一代苗族大学生。她的学生中有从事教育、卫生、司法等各行各业工作的,不乏成就突出之辈,为当地民族教育贡献了一份力量,为苗岭播撒了一批又一批希望的种子。上文提及的苗族大学生杨文升当时就读于德峨中学,母亲是他初中班主任。母亲对他写得一手好字记忆犹新,她说这个苗族孩子学习非常用功刻苦,将来必定会有出息。后来杨文升果然不负众望,考上了右江民族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他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并于202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神山》。为此他还专程到南宁拜访母亲,亲自给她送书并汇报工作生活情况。在闲谈间母亲和他聊起了当年的顾忠会、杨兴蓉等“天津医生”的救命故事,我才得知开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原来我和他一样都是杨兴蓉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的孩子。

20世纪9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报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沿着父辈的足迹在民族宣传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当杨兴蓉得知我接过父亲的班成为第二代报人,也做着民族宣传报道工作时,她十分欣慰和开心地对我说:“记得当年《解放军画报》的记者到德峨采访时,你爸和那些记者都是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步行跟着我们的马驮医院一路走村串寨,跟老百姓同吃同住,有时候我们还跟老百姓一起劳动呢……”她一边回忆一边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学习父辈们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工作,心里要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做一个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天津医生”精神在新苗乡发扬光大

“杨医生你还记得吗?当年整个德峨公社就只有小河沟一个小电站,一个晚上只能发五个小时的电供应公社机关和居民用。通常都是12点左右就停电了,那天晚上为了让你们能够方便给浩云接生,公社领导才特批供电到了凌晨两点,每次想到这个我们都感激不尽啊。”父亲说道。“是啊,当时德峨用电可紧张了,深夜遇到病人急需手术又没电时,我们只好把十几个手电筒扎成一捆挂起来当成无影灯照明做手术,如果没有战地医院手术经验真是很难完成啊。”杨兴蓉感慨地说,他们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做过胃切除、肠梗阻、阑尾炎、剖腹产等大小手术,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当我们与杨兴蓉一起忆苦思甜,聊到隆林的新变化时,最让她开心的莫过于当年工作过的德峨乡通了电通了水。她兴奋地说起2003年的事,那年她和老伴双双受到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和政府邀请,光荣地出席当年的50周年庆典活动。隆林县城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彩旗飘扬,一派繁荣昌盛的新景象让两老都看呆了。当年县城人口已增加到4万多人,城区面积扩大将近两倍,一座美丽的山城在桂西高原上神奇地崛起了。最可喜的是,隆林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除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电能外,每年还能享受5亿度以上的地方留用电,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

父亲和母亲对此也是感同身受,他们说隆林天生桥一、二级电站和平班电站都属于国家重点工程电站,在一个县能有三个国家重点工程电站,这在全国也是少有,可见国家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经济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几年前,父母和几个曾经一起在德峨工作过的老朋友重访德峨,最令他们欣喜的不只是城镇建设的变化,而是发现当地新一代的少数民族青年都喜欢到外地务工或读书,这与当年老师一家家上门动员家长送上学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到他们相谈甚欢,我也忍不住插话。2020年,我到德峨采访,新时代的苗乡巨变让人欣喜。在连绵起伏的大山当中,山间小道变成一条条水泥硬化路。车辆驶过垭口,那些坐落在大石山林间的村寨,每个寨子的田间地头都坐落着大小不一的水柜。如今的德峨和很多多民族聚居地区一样,实现了各族人民同住一个家园,各族孩子共上一所学校,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兴奋地告诉杨医生,我还特地去参观了全新的德峨卫生院,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院内开设门诊部、住院部、中医馆、功能科室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等,各种医疗设施一应俱全,医务人员有80多人,年平均就诊人数达 5万人次以上。“天津医生”精神在德峨卫生院得到发扬光大,现在的农村医保让各族群众看病保健不再难,当地“家庭医生”发扬“马驮医院”的精神开展进乡村服务活动,乡镇卫生院家庭签约医生走进各村(社区)的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为群众送医送药,成为各族群众新时代的守护者。“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句话在隆林真真切切落实到了每一个村村寨寨。

杨兴蓉和我的父母听到这些变化,激动不已,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从这些笑容里,看到了先辈们的初心,看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成就,看到了大石山区各族群众的希望。这些成绩,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也是我国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正如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称赞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来源:广西民族报 记者:黄浩云

  责编:黄 云 | 审核:韦颖琛 | 复审:梁 晴 | 监制:韦秀观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