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3-09-29 14:52   

9月28日,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在京隆重举办。本届中秋诗会主题为“月夕·和合”,以展演联动的创新方式,在中秋佳节前夜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台融合传统与时尚的诗乐文化饕餮盛宴。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1)

“中秋诗会”是中华世纪坛连续多年重点打造的传统节日文化品牌活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京报社作为支持单位,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共同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北京璀璨聚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多方联合使“中秋诗会”文化内涵更加丰盈,助力中华世纪坛擦亮“弘扬传统文化”底色,深化社会责任担当。

诗、歌、舞、乐、展,展演联动精彩纷呈

2023年第十四届中秋诗会主题为“月夕· 和合”,以中秋文化的古今演变为内容核心,以老带青的共同演艺、言传身教为传承根本,以世界文化的参与互动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舞、乐、展五种表现形式,展现出“中国文化、国际表达、古今交融、虚实互生”的活动特色。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2)

本次中秋诗会演出分为“千年中华”“古今华夏”“和合中外”三个篇章,“李白”吟诵《清平调》拉开演出序幕。精彩的节目相继开演。演出汇集了“歌武融合”的《万夫莫敌》,诗词朗诵《清平调》《水调歌头》《出塞》《古相思曲》《满江红》《乡愁》,歌曲《蝶恋花》《缘分一道桥》《月上海棠》《今夜无人入睡》,器乐演奏《望月怀古》《万马奔腾》,舞蹈《小花旦》等精彩节目。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3)

著名播音员、朗诵艺术家虹云,男高音歌唱家许昌,女高音歌唱家李文馨,中央歌剧院独唱演员陈金玲,中国交通广播主持人大铭和大迪,《星光大道》2020年度总冠军黄绮雯,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邓宁(邓靖弘),国风歌手陈晓竹等演员,古琴演奏孙康妮以及东方神骏、成家班-龙韵武艺团、璨澜星艺术团等艺术团体登台献艺。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4)

值得提到的是,第十四届中秋诗会采用了“展演联动”的创新模式,不仅演出当中有汉服秀表演,而且中秋诗会外场打造了汉服展览,让观众近距离欣赏来自蒋金锐教授服装设计工作室的精美汉服。现场换装环节更是让对汉服感兴趣的观众穿上喜爱的服饰,体验汉服的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5)

今年,中秋诗会的展演联动模式规划了多样化的功能区,焕新升级观众的观演体验。在展览现场设置了红酒品鉴区,观众们纷纷品尝了口感细腻、回味悠长的长城华夏葡萄酒,重现古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诗酒文化。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6)

戏曲服饰展也是中秋诗会展览区的一大亮点。十余套精美的戏服让观众们详细了解京剧服装的样式、色彩、纹样、形象特征、文化内涵等,更深刻领会京剧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此外,在展览现场设置互视达360度环拍装置,通过旋转拍摄捕捉身边的美景,给予观众全新的拍摄打卡体验,记录和分享中秋诗会的欢乐。

焕发传统文化生机活力,擦亮中华世纪坛底色

“月夕·和合”中秋诗会是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的第十四届中秋诗会。经过十余年的守正创新与不懈努力,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已经成为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全球华人团圆盛会。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7)

本届中秋诗会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指导思想。以中秋佳节为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8)

中华世纪坛肩负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沉淀和升华的使命。在此次中秋诗会中实现了“中秋文化”“诗词文化”“汉服文化”“传统舞乐”“国粹京剧”等艺术元素的创新融合,采用了“展演联动”的创新模式,运用了360度环拍等科技新装置,营造了汉服、戏曲服饰换装,红酒品鉴等新体验。展演联动的模式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并以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月夕·和合”展演联动,第十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盛大举办(图9)

在历届中秋诗会举办过程中,中华世纪坛结合时代新发展新语境,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以古为新,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为人民群众呈现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内容,孕育出更多中华世纪坛独有的,具有中华文化气度风范的文化作品。同时以更具大众化、艺术化、国际化、科技化的视野,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