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年.最中国”国粹京剧贺新春

来源:陕西文旅快讯        发布时间:2019-02-16 11:32   

“西安年.最中国”国粹京剧贺新春(图1)

  “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2月15日晚,经典京剧本戏《四郎探母》在陕西大剧院上演,在新春佳节期间用京剧艺术唱响“团圆”主题,扎实的生、旦唱工及感人的亲情场面,赢得台下戏迷和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西安年.最中国”国粹京剧贺新春(图2)

  辞旧迎新同欢乐,己亥金猪纳福来。2月15日、16日,陕西省京剧院携手西安爱乐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举办“西安年・最中国”国粹京剧贺新春活动,将京剧本戏《四郎探母》和《龙凤呈祥》呈现给广大观众和戏迷。《四郎探母》和《龙凤呈祥》分别取材于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和三国故事,是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两部经典剧目。

  《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但情节却与小说《杨家将演义》有所不同。小说中的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是为了伺机报仇,后来果然策应宋军破辽。该剧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有意淡化战争气氛,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

“西安年.最中国”国粹京剧贺新春(图3)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朝才吐真言。原来是杨家将把姓名改换,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四郎探母》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并在“人情”二字上做足了文章。在两军对阵、剑拔弩张的背景下,身陷异邦的杨四郎夤夜冒着杀身之祸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杨四郎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与家中亲人才相聚,又分离,说不尽的离愁别恨。该剧行当配置相当整齐,唱念安排得当,唱腔丰富而优美。

  《龙凤呈祥》脱胎于刘备过江招亲一事,因其行当齐全、场面宏大、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塑造成功、文唱武打异常精彩,成为逢年过节搭台唱戏的必备剧目,又被誉为“吉祥戏”。

“西安年.最中国”国粹京剧贺新春(图4)

  此次陕西省京剧院携两部剧首次登陆陕西大剧院,这既是借传统京剧的艺术形式向西安的观众拜年,也是京剧艺术文化审美的输出与培养。陕西省京剧院成立已有60余载,在发展中创新,在前进中变革,打造了多部融合三秦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的“陕西京剧”。近年来,该院精益求精、潜心磨砺,始终坚持为人民抒情、为人民而歌的文化理念,不断创作排演弘扬时代主旋律又深受戏迷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秦毅)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