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0-05-15 16:23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1)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策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将筹建中国水工科技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文物,用以丰富和充实馆藏资源,提升展馆的内涵和品位。

  编辑张宁、黄佳

  “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淮水”。居天下之中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东南四都”,历来都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的美誉。两千多年前,吴王开凿邗沟,贯通江淮,本是一场战争的谋划,却在不经意间,为世界最长人工运河的开挖奠定了基础,也为淮安的兴起制造了有利条件。

  放眼淮河两岸,土地肥沃,宜稻宜麦,借以水运辅之,日渐繁荣。隋炀帝野心勃勃,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第一次将关中、北方、南方的水系相连,位于淮安境内入淮末口的楚州一跃成为漕运要津。后元代开凿从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不只开启了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纪元,也为淮安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2)


  淮安因为运河一度兴盛,尤其是伴随着运河而生的漕运,更是促进了淮安经济的繁荣。“商旅辐辏其途”,舟车彼此相望,遥相呼应,淮安城里楼台簇拥,酒肆爆棚。到明朝,伴随造船中心和储粮中心地位的确立,淮安的商业街巷与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如古东米巷、铁钉巷等;专业市场如米市、柴市、牛羊市等。放眼望去,“两岸漕船八十里,樯灯累累一时起”的一派繁荣景象。

  兴也运河,衰也运河。王朝更替,历史变迁,因为战争、自然灾害、漕运腐败等原因,淮安一度衰败。尤其是海运以及近代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更是将漕运打入无可挽回的颓势,而依托运河依托漕运而兴盛的淮安更是每况愈下。

  到了现代,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运河又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而作为曾经繁荣的“运河之都”——淮安,更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精神,努力将大运河淮安段建设成为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中国水利河工文化经典集成区、运河生态文旅江淮经典体验区、运河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

  再现绿色之美

  大运河文化带承载了淮安千年文脉,淮安也有责任把大运河建设成为极富魅力的高颜值生态长廊:一、描摹生态底色。将“清净运河水”“做美河两岸”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首要任务;二、狠抓环境治理。深入实施“263”行动计划、黑臭水体整治和削减入河水污染物工作,开展水源地达标建设;三、提升基础设施。滨河大道工程建成通车,里运河文化长廊慢行系统、人文自然景观、滨河绿化带等工程全面完成。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3)


  再现活力之美

  历史上的淮安“因运而兴、因运而盛”,现在的运河依然是助推淮安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之一:一、突出规划引领。在衔接落实好中央和省规划要求的基础上,把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二、提升航运功能。淮安将围绕提升运河“黄金水道”功能,大力实施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优化港口作业区布局。三、加快转型发展。切实做好“文化+生态+旅游”大文章,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与“含绿量”。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4)


  再现文化之美

  大运河书写了淮安辉煌的发展历史,积淀了淮安厚重的文化底蕴。立足大运河文化这个“根”和“魂”,淮安深入挖掘大运河淮安段特色文化,多方式传承、多角度展示,将大运河开放包容的特质凝练为“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时代淮安精神,充分彰显运河文化蕴藏的时代价值,实现“一条河尽显淮安文化之美”。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5)


  2020年3月30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并举行市大运河办、市文旅集团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淮安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强有力的一步。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表示,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充分彰显了淮安市委市政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信心决心和责任担当。

  其中,中国水工科技馆项目的筹建征集文物工作,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

  为了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策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成立了实体化管理协调机构——市大运河办和运营实施主体——市文旅集团,组建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机制,全省第一家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精心策划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等重大标志性项目。

  具体要求如下:

  为了丰富和充实中国水工科技馆藏资源,提升展馆的内涵和品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文物。

  一、征集范围

  本次文物征集的范围,主要指能够体现中国水工技术和治水历史的各类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木漆器、石刻、书法绘画、图书资料、照片、治水工具等。具体包括:

  1、历代的治水工具,如石磙、木犁、铁锔等。

  2、历代著名治水人物遗物、碑刻、图谱、题记、图册、文献等。

  3、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遗存,以及修筑的堤、坝、堰、船闸等遗迹遗物。

  4、历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规划,以及水文测距、水资源监测等方面的实物。

  5、古代帝王的圣旨,朝廷河官的奏折,近代知名人士、现当代中央领导人曾经批阅或亲笔签署的有关文件、来往文电,近现代著名水利专家学者的手稿、重大科研成果(含产品、模型等)获奖证书等。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6)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7)



关注 | 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 名城淮安续写时代华章(图8)


  二、征集方式

  1、鼓励捐赠。

  收藏单位或个人,本着自愿的原则,将收藏文物无偿捐赠给中国水工科技馆。经过鉴选决定收藏后,将为捐赠文物的单位和个人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并以适当方式予以铭记和奖励。

  2、有偿购买。

  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出售的原则,对机构和个人收藏的相关文物进行购买。由相关专家鉴定,对具有特殊价值、关联度极高的文物给予评估后,参考市场行情定价购买。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相关政策和手续可通过公布的邮件、电话、短信等方式咨询,或到指定的文物征集点了解。

  三、征集时间

  至2020年12月31日止。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手机:

  王伟 15950381267

  固定电话:

  0517—83645612

  电子邮箱:

  190037661@qq.com

  文物征集点地址:

  淮安市博物馆(淮安市健康西路146-1号)

  浩浩运河水,绵延几千年。淮安,在旧时,因为运河而做了繁华一梦,现在,就让这个梦继续,让淮安的辉煌历史再现,让昔日的“运河之都”焕发出新时代风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