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再出发——黄冈市团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走笔

来源:鄂东晚报        发布时间:2019-06-28 14:37   

  记者范小翠何皎月通讯员李青松
 

  头枕巍巍大别山,脚濯滚滚长江水。团风,一颗镶嵌在吴头楚尾的璀璨明珠,在鄂东大地熠熠生辉。

  1996年5月,黄冈撤地建市,团风县应运而生。初夏,走进这个共和国年轻县,群山环绕的“一字水”,充满魅力的乡村周庄,溢满童趣的田园童话……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人文景观独领风骚。

  自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团风县按照《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中部)》和全市创建规划与方案要求,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创建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出台《团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8—2020年)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示范区创建取得重要进展。

  上下齐心后发赶超

  年轻,是成长的青涩,也是青春勃发的风光。

  “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基础薄弱,乡镇综合文化站亟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严重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缺口较大。”

  在全县示范区创建动员会上,团风县副县长黄菊花就该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

  团风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永红正视团风的差距,要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基层建设标准化;补齐服务需求短板,实现产品供给多元化;补齐文化人才短板,实现文化队伍专业化;补齐体制机制短板,实现绩效评价体系化;补齐经费保障短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针对一些部门的畏难情绪,团风县委书记李玲高屋建瓴,一锤定音:“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团风转型发展,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助推团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年来,团风县齐心协力,上下联动,在示范区创建的征程上,迈开坚定雄健的步伐。

  ——开展大规模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县、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底数,为示范区创建夯实基础;

  ——组织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及专班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成功经验,寻找破解创建难题的方法措施;

  ——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敲定县、乡、村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人员配备和资金保障方案,为示范区创建提供全方位支撑;

  ——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及示范区创建情况开展视察,推动政府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在“一把尺”上统一认识,在“一盘棋”内整合资源,一个个标准的文体广场修起来,一座座“标配”的文化设施建起来,一项项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县文化馆新馆建设和乡镇文化站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全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前达到创建标准,团风正以后发赶超之势,奏响示范区创建交响乐。

  以文促旅蓄势待发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诗与远方”的结合。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团风县注重发挥文化旅游业的引擎带动作用,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推进文化旅游理念、产业、项目融合发展,探索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一字水”生态文化小镇坐落于团风县贾庙乡下石冲水库,占地3平方公里,于2015年10月13日获团风县政府总体控制性规划批复。从空中俯瞰,下石冲水库呈“一”字横卧,故名“一字水”。

  乘观光电车行驶在小镇环库绿道上,迎面清风徐徐,路边鲜花怒放,鸟声不绝于耳,好不惬意。小镇里,民宿、研学宿舍、水上乐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2016年3月,“一字水”生态文化小镇一期项目完工,设计缘自美国“学科教育+营地教育”模式,目标是为6-18岁的青少年提供全新的教育成长空间。

  2018年6月,营光山谷scouting夏令营在一字水生态文化小镇顺利开营,这是一字水生态文化小镇试营业期间的首批夏令营活动。

  “我们严格按照国际营地建设标准,落实三大功能区——营地教育、营地住宿、营地服务和八个子片区——水上乐园、营地综合服务、营地住宿、梯田、马场、山顶教学、水上教育、丛林穿越,让孩子们在潜山入水中体验研学旅行的乐趣。”一字水生态文化小镇董事长何东山介绍。

  今年暑假,“一字水”生态文化小镇将面对国内各中小学生开放。别具一格的教育文化,成为“全域贾庙”乃至整个团风的后续驱动力。

  三夏时节,位于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的3A景区田园童话,景色怡人,数十万朵葵花在田间随风摇曳,闻着花香漫游其间,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6月23日,2019“湖北团香农业”杯中华垂钓大赛湖北团风选拔赛暨“田园童话”葵花节在这里举办,当天共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多万元,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如今,像这些项目跟着市场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在团风县方兴未艾,越来越多实力强劲的市场主体将投资方向聚焦团风,文化旅游投资多元化格局正在该县形成。去年以来,投资33.7亿元的国际山水慢城项目,投资15亿元的会龙山星空原野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18亿元的大崎山国际矿山公园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20亿元的贾庙彬泓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及投资10亿元的詹家湖生态文化小镇项目,相继落户团风,奏响团风“诗与远方”的共鸣曲。

  文化繁荣惠及民生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怎么做?一是“送文化”。示范区创建启动以来,团风县公益性文化单位组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图书小分队、戏曲小分队、电影小分队和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文化惠民活动200多场,惠及群众十多万人;开展“彰显文化力量·助推精准脱贫”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覆盖全县290个行政村(社区)。

  二是“种文化”。全县民歌大赛,乡镇广场舞大赛,纪念建党98周年暨“诵读红色经典·宣讲红色故事”文艺汇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精准扶贫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专题书画展,全民阅读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让群众从“受体”“旁观者”变成“主体”“创作者”。

  三是“创文化”。全县推出一大批原创文艺精品力作,团风作家群、团风农民画、团风广场舞,成为闪耀在荆楚大地的响亮名片。

  4月18日,由团风县青年黄梅戏艺术团担纲的“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向社会力量购买公益性演出服务”活动,在马曹庙镇大路岗村举行,活动历时3天,古装戏曲《春江月》《荞麦记》《慈母泪》《皇帝媒》《婆媳情》轮番上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5月23日,由总路咀镇党委、镇政府举办的广场舞展演在夕阳冲村文化礼堂举行,一支支动感十足、欢快喜庆的舞蹈,激情澎湃,热闹非凡;

  5月24日,由马曹庙镇薛坳村楚剧团创作排演的廉政小品《杨婆婆“暗访”》在马岗村文化广场上演,将廉政题材有机融入传统戏曲和现代小品,满足不同“口味”的观众需求……

  团风县还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民画学会,建立农民画培训基地和农民画馆,定期召开笔会,组织会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乡村、景区开展创作采风。

  “团风县将深度发掘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找到文化和旅游的最佳契合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文化旅游携手共进,既有‘看头’,又有‘说头’。”团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武如是说。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道路上,团风重整行装再出发,一往无前。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